跳到主要內容

人可以犯錯,但不能夠不會「道歉」,第一步 先拿出你的誠意...






#讀書筆記

作者:福田健
翻譯:莊雅琇


或多或少,我們都曾犯下一些錯誤
小時候長輩教導著,要常說「請、謝謝、對不起」
這項美德,到長大之後
卻發現連一個衷心的道歉,可能都要強求

可能是為了面子,所以拉不下臉承認錯誤
可能是擔心會被給予壞評價,所以不敢承擔

但我們都知道,
一個真心的道歉,才能夠讓事情
繼續往美好的未來前進

當人與人之間的防備心越重
一個道歉,也許就能破冰了

這本《道歉的藝術》
圍繞了一個核心概念:道歉是為了照顧對方的感受。

讓我們把注意力先從「事情」移開一些
處理好「人的心情」開始吧!

第一章:道歉時最容易犯的錯 道歉是為了對方,不是為了自己

在什麼情境下,會需要道歉呢?
必定是有人做了什麼事,影響到別人(而且是壞事)
在這樣的前提底下,「道歉」是為了要負責任
對於自己造成別人的困擾,負起責任的心態、行動。

如果你真心發覺自己做錯事,就真心道歉
除此之外,要取得別人諒解
別無他法。

道歉時,有幾種NG作法,別讓事情更難收拾:

1.說完對不起,馬上加上「多餘的話」

被傷害的人,想知道的是你的誠心道歉
和願意怎麼處理補償的行為
而不是聽你辯解找藉口。
(即便真的有理由,也得擺在道歉之後,冷靜下來再細談)
(商量問題和認錯道歉的時機不一樣,如果在該認錯的時候談問題,只會被安上一個 「無法接受別人指責」的標籤。)


2.說完對不起,就沉默不說話

跟上一條相反,有些人以為說完「對不起」就完事了
怕自己被說是找藉口,而一句話都不肯說
這反而會誤事,別人不想聽藉口
卻很期盼你對這件事有什麼補償措施
或者是聽當事者可以說明,為什麼會犯下錯誤的原因、打算怎麼處理
將來如何避免問題

不說話,只是逃避擔起責任。

3.避免自我認知,不符合社會期待

如果你的道歉是要對某人說,那就要符合某人期待的方式

有些人覺得把自己想說的都一吐為快
就算是有誠意的交代歉意了
卻惹的對方越不開心

先想想對方想要得到什麼樣的道歉
照著人家的需求去做

記得嗎? 我們說了道歉是為了對方。

4.你的「自尊心」是想要更自己變好,還是僅是一道防火牆?

有些人一輩子都被「自尊心」三個字束縛
殊不知那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錯覺

一個勇於承認錯誤,並允諾改進的人
反而能增加別人對他的好感

如果什麼都不採取行動,什麼都不會發生

你想要修復破裂關係
卻不去單純誠意的道歉,這不是很矛盾嗎?


第二章:道歉的基本態度 先處理人心,再處理事情


「當你盛怒之後發現錯的是自己,你會承認『是我錯了 』嗎?並立刻向對方道歉嗎?」
                                                                 ─page 42

有句話,這樣說
「錢能解決的事情都是小事」

等我漸漸在社會立足,才真正能體會這句話
如果一件事,它涉及的只是物質
能夠輕易的用錢買來一個替代品
那它就是一件「小事」

相反的,那錢不能解決的呢?

逝去的時間?
失去的生命?
珍貴的回憶?
無可取代的寶物?
獨一無二的情感?

如果你不小心,傷害到的是這些無法重來、取代的東西
你會果斷的坦承錯誤,並且很積極地去想補償方式嗎?

犯了錯,千萬不要把時間花在猶豫「該怎麼辦」
直接的道歉是最有效平息怒火的方法
你該花時間的是在之後
視對方反應決定該如何處理

NG道歉的大忌:

1.以為說完「對不起」就沒事了

說道歉是犯錯者的責任
但接不接受道歉,則是對方決定的

有些人說了 對不起,卻發現對方臉色還是很差(這不是很正常嗎)
就惱羞成怒地說:
「我都已經說對不起了,你那什麼態度啊?你想怎樣?」

如此態度,讓先前的道歉變得一點誠意都沒有了

2.道歉沒有上下關係之份,道歉者和被道歉者 是平等的

有些人過度在意上下階級或輩份關係
比方可能明明是爸爸的錯,
卻因為道歉的對象是自己的小孩,
就拉不下老臉道歉死不認錯。

西方人的教育,跟孩子說話的時候,都像是朋友一般平等
但對東方人來說,輩份是個原罪
大人說話,小孩只能「有耳無嘴」
就算是大人犯錯,多半也會要小孩「閉嘴多體諒」
卻讓彼此間的關係更緊繃,甚至是無法諒解對方

道歉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只要好好的站在對方立場想,誠心道歉
對方也較能接受這份歉意。

記得,道歉是為了解決已發生的一件錯誤
別把事情再搞的更複雜了

3.錯誤無大小,道歉無輕重

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句話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學習是為了更多的分數嗎?不是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要養成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當你能夠判斷是非時,就應該知道就算再小,壞事仍是壞事

而錯誤也是一樣
只要它是個錯誤,就沒有大小之分
該道歉的誠意還是得拿出來

很多父母會認為,答應小孩的事沒有做到
可能只是一個小疏忽,沒關係的
甚至是沒有對小孩很慎重的道歉

(但這樣的下場,你可能會養出一個 不重承諾的孩子耶,不值得吧!)


第三章:化解危機一定要會讀心

在面對一個盛怒的人,
最根本的處理方式,就是「聆聽」。

即使你有話要說,
也記得先閉上自己的嘴,好好仔細把對方的話聽完。

聆聽的重點在於「一邊聽,一邊掌握事實」

要掌握什麼呢?

包括了解對方生氣的理由、事件背景,以及哪一點最讓他感到憤怒,
問題出在哪裡、自己有沒有疏忽之處等等,必須從對方的話語中掌握到這些重點。
要能清楚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事情,才會知道自己應該針對哪些事項道歉。
                                                                                           ─page 93


我們常見到一些善於溝通的人,
都有一個很會觀言察色的特質。

透過觀察對方的言語、表情,摸索出他的生氣引火線
或甚至是要能聰明的「聽出弦外之音」(有些人就是不坦率說出自己到底不爽什麼)


直到你聽懂對方「真正的重點」
ok,接下來才是考驗你回應的漂不漂亮的時間

先把自己的想法擺在一邊,專注在對方身上

重點不是你想說什麼
而是對方想聽什麼

想要有好人際關係?一定要記下這 5 字箴言:

1.「先」─「先聽對方說話」
2.「不」─「不可馬上插嘴」
3.「坦」─「坦然接受指責」
4.「不」─「不受成見影響」
5.「重」─「重視對方感受」


有沒有一個可能,
在你道歉之後,不只對方原諒你了
還轉而幫你說話?

當然有可能!

這也是我們前面一直提到的,
真誠的道歉能給你什麼呢?

不但解決上前一個麻煩,還有機會讓人對你的印象加分!
(真是個有擔當的人啊)


但有時候,光憑自己的力量
似乎還是無法取得對方的原諒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要懂得適時借助他人的力量!

透過第三者居中協調,才能順利讓對方接受你的道歉。

這是個很高明的招術,但千萬不要挑錯人~
必須考慮到這位中間人是否
能讓對方有「由他出面協調道歉,我有安心了」的感受

道歉,終究是要安撫一個人受傷、憤怒的情緒
接下來才是該想怎麼 把後續處理好


================後話====

原本,每個人的立場、價值觀、利益關係不同
就會有機會造成磨擦
在人與人關係越來越冷漠的現代
一個小小的誤會都可能會引爆衝突

我始終相信
「聰明是種天賦,仁慈是種選擇」這句話
有些事,如果願意多幫對方著想一點
多體諒一點,多大方看開一點
社會就會美好多一點

改變別人也許很難,但至少從自己可以作到吧!
如果能持之以恆讓自己往好的方面改變,
即使每天只有一點點,
長久累積之下,也能獲得巨大的收穫。

道歉不是可恥的事,而是我比別人更勇於承擔的證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獨處的能力,才有愛的能力

「有獨處的能力,才有愛的能力。 這話聽起來很弔詭,其實不然。 這是一個既存的事實: 只有那些有能力獨處的人, 才有能力去愛、去分享、去走入另一人內心的最深處─ 而不會出現急著佔有對方、 不會變成依賴對方、 不會將對方限制成一個靜物、 也不會像著魔般地需要對方。 兩人於是允許彼此絕對的自由, 因為知道即使對方離開了, 自己還是可以一樣的快樂。 自己的快樂是不會被對方剝奪 , 因為快樂不是對方給了才有的。」                                                                ─奧修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推薦序)

成功的人都是「清單控」? 其實作好清單,你也能輕鬆變成人生勝利組!

#讀書筆記 作者:寶拉‧里佐(Paula Rizzo) 翻譯:鄭煥昇 作為一個時常會覺得自己很忙,事情很多 而且空不出時間來享受生活的人, 焦慮和壓力真的很傷腦筋, 如果你也有 跟我一樣的困擾, 就讀讀這本《為什麼菁英都是清單控》 裡頭闡述了很多 為什麼要列清單的實質好處? 還有具體列清單該怎麼處理? 作者寶拉也分享了很多她自己愛用的清單 好好讓人生獲得整理吧! 「你跟自由的距離,只有薄薄一張清單而已」                                                           ─推薦序,茉莉‧摩根斯坦 這句話真是說到我心聲。 如果有一個工具, 能夠代替掉大腦很多重複運轉的能量, 讓你比較有時間,好好去思考更重要的事, 那不是很棒嗎? 當你開始也試著 用清單整理你的人生 把你想要弄整齊的每一件事 都寫成一張清單,就可以一一解決掉 事情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 列清單,直接帶給你的 6大好處: 1.減輕焦慮,因為你不會不小心忘記事情(都寫在清單上啦) 2.專心做事,照著清單來就對了(別在費心回想) 3.把重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不再被零星小事打岔 4.把事情列出來,還可以分配給別人幫你做一些可以分擔的事 5.每劃掉一筆工作,你的成就感就會加深一點 6.讓生活中許多重要的事情能自動完成,讓你日子越過越愜意 生活如果變得有秩序一點, 你就能拿回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why not? 非常提倡清單控的作者寶拉,是一名製作人 因此,她在2011年4月創了一個「清單製作人」的網站 極度強調效率,也分享了她自己的清單和製作清單的技巧 有興趣者可以看看 網址如下: listproducer.com 有條理的人生,無論是哪種行業都適用 不是只有 to do list 才能夠列清單 身為一個也是有點清單控情節的我,相當能認同 寶拉所說的 當你養成了「清單式思考」,你將會有的  7大好處: 1.不管工作或生活,都可以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2.發想出新的創意,改掉不理想的清單擬法 3.釋出時間來享受人生 4.把部份雜務外包出去,讓你不必從小到晚事必躬親 5.認識好用的手機app、線上服務、網站,讓你在追求生活